第八期 给自己的工作贴上“卓越”的标签

发布日期:2017-02-19 10:20:26


【本期导航】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机遇

            升职从升值开始:务实走向卓越的每一步

            卓越是标准,更是行动

            平庸者只把事情做完,卓越者却把事情做棒

            为自己来一场革命:与自甘平庸者划清界限

 

每一次任务都是一次机遇

    每一份工作都蕴含着无数个人成长的机遇,任何一份工作都值得你认真对待。

    一个雨天的下午,有位老妇人走进费城的一家百货公司,漫无目的地在公司内闲逛,很显然是一副不打算买东西的样子。大多数的售货员只对她扫一眼,然后就自顾自地忙着整理货架上的商品,以避免这位老太太麻烦他们。其中一位年轻男店员看到了她,立刻主动地向她打招呼,很有礼貌地问她,是否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这位老太太对他说,她只是进来躲雨的,并不打算买任何东西。年轻店员说,他们同样欢迎她的到来。他主动地和她聊天,以显示他欢迎的诚意。当她离开时,年轻人还陪她到门口,替她把伞打开。这位老太太向年轻人要了张名片就走了。

    此后的一天,年轻人突然被公司老板召到办公室,老板向他出示了一封信,是位老太太写来的。这位老太太要求这家百货公司派一名销售员前往英格兰,代表该公司接下装修一所豪华住宅的工作。

    这位老太太就是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在这封信中,卡内基的母亲特别指定这名年轻人代表公司去接受这项工作。这项工作的交易额十分庞大。

    这位年轻人得到了晋升的机遇,而他机遇的取得是与他对待工作的态度和热心分不开,只有端正态度,认真负责,才能在机遇面前游刃有余。

    机遇不在学历,也不在出身和地位,就在我们从事的每一份工作中,每一项任务都是一次机遇。面对每一项任务你首先要问的是,自己能从中学到什么新的知识,积累什么新的经验,这是不是一项挑战,自己是不是要积累起更大的勇气,更加精力充沛地去迎接挑战?

    机遇面前人人平等,关键是看你能否抓住。只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任务,把每一项任务都当作一次机会——学习的机会、锻炼的机会和得到认可的机会,机遇就不会从你身边溜走。

    对于员工来说,“出演小角色”的机会是没办法选择的,在工作中,你可能接到任何一种工作任务,不管难易,你都必须完成,这个时候抱怨和逃避是没有用的,只有迎上去勇敢地接受才是唯一的办法。如果你认为那个职位太低,你当然可以放弃那份工作,但是同时,你也放弃了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甚至放弃了一个提升自己的可能。

    一个有抱负的人应当抓住工作中的每一个机会,把工作的每一项任务都当成提升自己的一个机遇。从此下去,你不但能够获得很多知识,还可以收获更多的机遇,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夯实的基础。如果你能够认清自己的使命,勇于负责,在公司和老板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承担起重任,那么随着工作中的一个个任务的完成,你也必定能够一步步地接近成功。

 

升职从升值开始:务实走向卓越的每一步

    人人都渴望成功,期待能在职场上不断得以提升。但提升的机会并不会从天而降,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有可能获得升职的机会,换言之,升职从你的升值开始。

    升职与升值有着相当紧密的联系,当你获得很好的升值时,才有可能获得老板给你的升职机会。

    美国国家研究会的一项调查发现:半数以上的劳动技能在短短3年到5年内就会因为赶不上时代发展而变得无用,而在以前,这种技能的折旧期限长达7年到14年。所以高薪者若不学习,无需5年就会再次变成低薪者。升职离不开升值,这需要个人能够不断“充电”和进取。

    杨俭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高中毕业就不得不去找工作,由于没有学历,他只是作为一名送水工被建筑公司招聘来的。在送水工作中, 他并不像其他送水工那样,刚把水桶搬进来,就一面抱怨工资太少,一面躲起来吸烟,而是每一次都给每位建筑工人的水壶倒满水,并利用工人们休息的时间,请求他们讲解有关建筑的各项知识。没几天,这个勤奋好学、不满足现状的送水工,就引起了建筑队长的注意。两周后,他被提拔为计时员。

    做上计时员的杨俭依然精益求精地工作,他总是早上第一个来,晚上最后一个走。由于他勤学知识,对包括地基、垒砖、刷泥浆等在内的所有建筑工作都非常熟悉,当建筑队长不在时,一些工人总爱问他。

    一次,建筑队长看到杨俭把旧的T恤撕开套在日光灯上以解决施工时没有足够的红灯照明的难题后,便决定让这位年轻人作自己的助理。就这样,他通过自己的主动学习,勤奋努力抓住了一次次机会,用了屈指可数的五六年时间,便晋升到了这家建筑公司的副总经理的位置。

    可见,先升值后升职,这其中需要不断学习和锻炼。对于个人而言,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实现升值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个人就能发挥出他最大的才华和潜能。而企业是否有发展前途,就要看其员工的价值是否能不断得以提升,以及企业能否不断给这些升值的员工相应、足够的升职空间。

    因此,在这个科技与知识发展一日千里的时代,随着知识和技能的折旧速度越来越快,更需要不断通过学习和培训积累经验、更新技能。做到这一点,老板就会对你刮目相看,你会因自己的升值,在众多的员工中获得升职,赢得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卓越是标准,更是行动

    对于尽职尽责的人来说,卓越是唯一的工作标准。他们不会对自己说“我已经做得够好了”,而是要求自己在每一份工作中都做到尽善尽美。在工作中习惯于说自己“做的够好了”的人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每个人身上都蕴含着无限的潜能,如果你能在心中给自己定一个较高的标准,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我,那么你就能摆脱平庸,走向卓越。

    一天,希尔顿饭店里来了一对老夫妇,“请问还有房间吗?”服务生查了一下电脑,保留的房间都定完了,“先生、太太,我们附近还有几家档次不错的饭店,跟我们都一样的,要不要我帮你们试试看?”服务生礼貌地说。他们先带着领老夫妇去喝杯咖啡,一会服务生过来说:“我们后面的喜来登大酒店还有一个房间,档次跟我们是一样的,还便宜20美金,要不要?”老夫妇高兴地说“Why not?”之后服务生又把老夫妇和他们的行李送上了车。

    希尔顿员工的这种行动,根本不是再主管的监控下才去做的,这完全是一种主动,一种标准,这标准已经变成一种原动力,不停地推动企业进步。

作为一名员工,做事情是不能靠主管在后面挥动鞭子的,要靠自己有一种尊严,让追求“标准”变成一种原动力。

    可见,卓越是一种标准,更是行动,卓越不是说的,不是看的,而必须要付诸实践。

    微软公司亚太地区前总裁李开复先生曾说:“卓越是一种习惯,人生是一个过程,卓越人生更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想卓越不凡,就需要付诸行动。”事实上,人是在行动中改变的,经验是在行动中累积的,成功是在行动中得到的,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行动都是最重要的。

    一张地图,无论多么详尽精确,它永远不可能带着它的主人在地面上移动半步;一条法律,无论多么神圣公正,它永远不可能完全消灭罪恶;任何“宝典”,以及绘着秘密藏宝图的羊皮卷,它永远不可能创造财富,只有行动才能使这一切具有现实意义;没有行动,所有的果实都无法收货。任何事物都不会裹足不前,行动,是卓越人生的开始。

 

平庸者只把事情做完,卓越者却把事情做棒

    正确的“完成”不只是“做完”,还要“做对”、“做好”、“做到最棒”。所以我们说只满足于“完成任务”的员工不是好员工,好员工应该“出色地完成任务”——达到卓越。

    王科是一名毫不起眼的理发师。他的理发店也在街角最不起眼的地方,但却是顾客盈门。理由很简单:这里面有以为很好的理发师,他总能把顾客的头发剪出最好的效果。如果能够拥有一个好发型和一份好心情,在路上多花一点时间又有什么关系呢?不仅如此,他的客人还向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推荐这家理发店。久而久之,王科的理发店名声大振,成为了这个城市中首屈一指的理发店。

    王科对工作的态度近乎偏执。有一次,以为有钱人来店里理发。王科告诉对方,剪发大概要用40分钟的时间。对方没有异议,可是,剪到30分钟的时候,这位顾客突然接到一个电话,得马上走。王科坚持说:“必须把头发剪完才能走,不然的话,会影响到整体的效果。”顾客很生气,但是王科仍然不肯放他走,并且再三强调要对自己的工作负责,顾客没有办法,只能留在店里把头发剪完。

    半年后,那位顾客又来了,他笑眯眯的地对王科说:“上次因为在你这里剪头发而耽误了生意,我曾发誓再也不来这里剪发了。但后来发现其他理发店剪出来的效果都没有这里的好。现在,我和我的朋友们只认你这一家理发店。”

    卓越的人不会仅仅满足于把事情做完,也决不会对自己的工作马马虎虎,敷衍了事,他们会议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它,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完成它。企业中不需要只把事情做完的人,他们需要的人才是能够把事情做棒。这就需要你怀着敬业的精神对待工作,同时多善于思考,在工作中增加“多一盎司”的智慧和心思。

    小王和小李同时受雇于一家超市,开始时大家都一样,从最底层干起。可不久小王就受到总经理的青睐,从领班直到部门经理,一再被提升。小李却像被遗忘了一般,还在最底层混。终于有一天小李忍无可忍,向经理提出辞呈,并痛斥经理狗眼看人,辛勤工作的人不提拔,倒提那些吹牛拍马的人。

    总经理耐心地听着,他了解这个小伙子,工作肯吃苦,但似乎缺了点儿什么,缺什么呢?三言两语说不清楚,说清楚了他也不服,看来……他忽然有了个主意。

    “小李先生,”总经理说,“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李很快从集市上回来说,刚才集市上只有一个农民拉了车土豆在卖。

    “一车大约有多少袋,多少斤?”总经理问。

    小李又跑去,回来说有40袋。

    “价格是多少?”小李再次跑到集市上。

    总经理望着跑的气喘吁吁的他说:“请休息一会吧,看看小王是怎么做的。”说王总经理叫来小王:“小王先生,您马上到集市上去,看看今天有什么卖的。”

    小王很快从集市上回来了,汇报说到现在为止只有一个农民在卖土豆,有40袋,价格适中,质量很好,他带回几个让总经理看。这个农民一会儿还将弄几箱西红柿上市,据他看价格还公道,可以进一些货。想这种价格的西红柿总经理大约会要,所以他不仅带回来几个西红柿做样品,而且把那个农民也带来了,他现在正在外面等着回话呢。总经理看了一眼红着脸的小李,说:“请他进来。”

    生存在现今的职场,要想站稳脚跟不能只把工作做完,而一定要把事情做棒,不然只会扮演可有可无的角色,终有一天被别人代替。

    一名称职的员工不应当满足自己尚可的工作表现没事应当不断地突破自我,追求卓越。这是实现自我提升当中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当每个员工将“追求卓越,做到最好”当成自己的原则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成为更优秀的员工。

 

为自己来一场革命:与自甘平庸者划清界限

    杨澜曾经说过:“宁在尝试中失败,不在保守中成功!”为什么她这样讲?因为她明白,所谓保守,就是满足于现状,甘于平庸,一个人一旦有了这样的想法时,要赶紧打消,因为这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是一种失败了,而这种失败比“尝试中的失败”更没有价值。

    我们一旦甘于平庸,即使不马上被宣告失败,也已经决定了不可能再取得更大的成功。事实上,做一个不甘平庸的人的确需要莫大的勇气,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总是会伴随着很多风险,还要具备一定的冒险精神。有些人因为惧怕遭受挫折,遭受失败,就甘于平庸,不求进步,却不知道甘于平庸本身就已经等于失败,等于关闭了通向成功的大门。

    章子怡现在能够成为国际巨星的最根本原因就是4个字——“不甘平庸”。

    8岁学习跳舞,17岁考中央戏剧学院,19岁出演张艺谋的电影,21凭《卧虎藏龙》一举成名,25岁已成为东西方最炙手可热的中国娃娃,章子怡就像是搭上了成功的特快列车。很多人说,是因为她幸运,但事实上仅仅有运气是远远不够的,任何人的成功都不可能简单地归为“运气”二字。对于章子怡来说,主观上的不甘平庸、渴望成功才是成功的关键。

    当年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的时候,班里有很多或漂亮、或有实力的“明日之星”,而章子怡一直默默无闻,在专业上也不是特别突出,但她在学习上的“狠劲”,一股一定要冒出头的劲头却是无人能比的。在大学二年级期末汇报演出上,章子怡在班长编导的舞台剧《大荒漠》中出演以为油田队长的妻子。最后一幕,章子怡跑着冲出去,由于太过投入,手撞上玻璃,可她一点都没有失态。至今,她的掌心还留有一道疤痕,记载着她在努力向上、不甘平庸之路上付出的辛苦。当然,真正让章子怡一举成名、蜚声国际的还是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当时顶着巨大的压力,每天吊钢丝吊得伤痕累累,甚至到了晚上睡不着觉的地步,而决心要把角色拿下来的劲头使她获得了成功。为什么她会这么说呢?因为她非常清楚,在当时,李安找了很多人试演“玉娇龙”这一角色,她只是候选者之一,所以一直较着劲儿,神经绷得紧紧的。按说,当时的章子怡已拍摄了《我的父亲母亲》,已经是国内新晋女演员中的佼佼者,是不需要这么难为自己的,但性格决定行为,也决定人生道路,章子怡是一个不甘平庸、不甘局限于已有成绩的人,所以她选择了挑战,选择了更高的目标。章子怡至今还说:“最苦的要数拍《卧虎藏龙》,李安的风格不是手把手教你,而是看你演几遍、几十遍下来后,他说‘我要第三次的头,第十二次的中间,第八次的尾’。他从不说我演的好不好,我只能观察他的表情。最难受的是,如果杨紫琼演得好,李安会抱抱她,可对我,从来没有。5个月呀,我就自己挨着,没人能倾诉。那时我特别瘦,只有45公斤,关机那天,李安终于抱了我一下,我号啕大哭。”

    人的付出总有回报,不甘平庸的章子怡,今天终于成了一个出类拔萃的演员,在中国乃至在亚洲首屈一指,她可以自豪地说:“我现在可以胜任任何功夫片,不管什么样的马,我骑上就能跑!”如日中天的她也会感慨:“人的张力实在是很强的,没有受不了的苦,承受一些压力,接受一些挑战,是一件好事。”

    不甘于平庸,随之要面对的是更高的目标,更大的调整。自然超越自我、超越目前生活状态的过程总会碰见挫折,但是越过了挫折,迎接你的也就是更大的成功,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抱着随波逐流、随遇而安的观念是不可取的,因为你一定要先明白一个观念,那就是:一个人要首先有不凡平庸的念头,才会有行动,而只有真的付诸行动,才会有成功的可能。

    如果你是一个渴望拥有卓越成就、拥有更美好人生的人,抛弃甘于平庸的想法是第一步,无论你现在是在自己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都需要有更上一层楼的欲望,也需要有迈向更高点的决心。不甘平庸是优秀品质,也是潜在财富。